曾鈺成再論普教中:用粵語學詩詞較合適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繼續在自己的報章專欄,曲線批評「普教中」,提出粵音的聲調跟中古漢語十分接近,用粵語學習詩詞會比較合適。

曾鈺成今天在《am730》的專欄提到,教授中國語音「聲調」的一種方法,用1至5的數字表示「調值」:1是最低音,相當於大調音階的第一音do,粵音裡的第一聲「陰平」(如「東」、「江」),是「高平調」或「高降調」,調值是「55」或「53」。

曾鈺成解釋了聲調標示方法後,就指出用粵語朗誦詩詞,如果句末的押韻字是陰平聲,可讀成「51」,聽起來有完結的感覺效果;他舉例「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娟」,朗讀時作「51」,都有圓滿終結的感覺。

他又指粵音的第四聲「陽平」,放在詩詞句末做押韻字,同樣有完結的感覺效果。例如「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船」,「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頭」。曾鈺成更以黃霑作曲作詞的《滄海一聲笑》進一步解釋這種平聲字作結帶來的完結感覺。

曾鈺成在文章總結:

以粵音朗讀詩詞可達到的這些效果,用普通話演繹便失去了。這不是偶然的現象,而是由於粵語較符合詩詞格律的設計目的。詩詞格律是以中古漢語語音為基礎的;所以,如果沒有相反理據,我們可以推斷,粵音的聲調跟中古漢語十分接近,用粵語學習詩詞會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