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嘅啟示:復興由廣東話入文開始

中世紀嘅歐洲,用而家嘅話講,都算得上「文化沙漠」。教廷嘅權力,一式一樣嘅宗教藝術,平面單調嘅畫作,而家你去睇下呢啲畫展都會覺得幾無癮。直至文藝復興嘅出現,為呢場悶局帶黎改變。

歐洲嘅文藝復興,源於十五世紀義大利對古希臘羅馬文獻研究出現嘅熱潮。學者喺古希臘研究中發掘哲學同文化嘅瑰寶,從而令自身文化重生,創造出獨有嘅藝術文化,一改頹風,引來西方一百幾年嘅進步。

我地諗翻香港,文化藝術多受忽視,藝術政策無人關心,歸根究底,都係我地缺乏對自身文化嘅熱忱。而呢種冷漠,由九七主權移交起,源於我地身份認同上長久以黎嘅迷惘。到底香港人算咩呢?城市人?中國人?華夏遺民?未來台灣嘅前傳?睇翻香港嘅文學作品,唔少都探討呢種迷惘,進而孤芳自賞,甚至近年嘗試用對北方、台灣藝術嘅崇拜,用中國人嘅身份填補空虛。我地嘅文化思維到底會停步於發問,淹埋於大中華文學,定係可以搵到突破點,帶黎文藝復興,繼而搵翻自己,勇往直前?

廣東話:香港文化嘅根,文藝復興嘅起點

九成七香港人講廣東話。二百年黎,係廣東話孕育香港嘅文化,香港文化亦都以廣東話文化做載體。香港人此刻對自己身份認同疑惑而停步,有冇諗過,廣東話會係好好嘅切入點?

廣東話用字源遠流長,譬如話「畀粒糖你食」個「畀」字,早就喺《詩經》可見,「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雖然北方話唔見呢隻字,廣東話仲承傳緊。又譬如話「俾你打」、「俾你鬧」個「俾」亦常見於古文。可惜大眾往往「畀」、「俾」不分。如果大眾對廣東話產生興趣,進而思考、研究,終會搵到好多好正嘅古雅用詞同文化寶藏。

除咗古代文化外,廣東話亦都容納好多絲連香港嘅文化。南方葬禮風俗,例如「執骨」;西方借詞,例如「貼士」;壯侗語嘅影響,例如「呢」、「嘅」、洞、滘、輋、涌、塱、墟等,了解廣東話其實就係發掘緊我地香港人嘅起源、文化同精神。如果用普通話取代廣東話,變相消滅香港人歷史同身份嘅,呢啲用詞從此消失喺下一代中。

西方文藝復興喺古希臘文化中,打破宗教統一思想嘅僵局,取煉人文價值,再而搵到各國嘅精神文明所在,發展自我。隨住網絡文學嘅興起,「豆腐火腩飯」、「家姐被炒」,拼搏而浪漫嘅奮鬥史、不甘與世俗同流嘅自尊、對抗盲目商業文化而尋味大排檔……一篇篇生鬼嘅廣東話潮文漸漸打破我地對香港大中華或英國棄子嘅想像,翻睇八九十年代嘅電影,猛然醒悟:香港人,都有自己嘅香港文化!

 

書面語:本土藝術嘅枷鎖,他方文學乘虛而入

尼采話:「翻譯就係一種征服。」咁樣講,我地由學校開始被逼要用北方話寫文,就等同思想上面俾人征服。唔係咩?當喺文學「西紅柿」比「蕃茄」高雅,「魚肉丸子」比「魚蛋」好味,班房統統變成課室嘅時候,我地之唔係喺度同人講我地嘅文化係低等,我地嘅身份係低等,所以先要借用人地嘅文詞?

就係呢啲思想束縛,香港藝術先會綁手綁腳,咁緊係俾人乘虛而入啦。當全世界都一齊用普通話寫文嘅時候,香港點同人比?但當我地興起廣東話研究,我地就唔洗自卑。我地可以話畀人知,廣東話都好典雅,都可以入文。實情廣東話好多字都寫得出,揸筆行文完全無問題。我有時都鍾意睇台語文,鍾意佢嗰種閩語情懷,嗰種可愛又風趣嘅語調?點解大家唔保留自己嘅特色,各展所長,要一式一樣,劃地自限呢?

 

文藝復興由母語創作開始

莎士比亞喺拉丁文嘅大環境之下,敢於用母語創作,寫出不朽嘅劇本。喺佢筆下有好多羅馬、希臘藝術嘅元素,同時又加以哲學思想嘅創新,兩者並無衝突。廣東話上承古漢同古越文化,又有東西交匯,就更加可以創造更多香港嘅故事,增添更多色彩。

香港嘅粵劇歷久常新,而家成日推出新劇本、新角色。反而香港文學要放棄自己嘅身份同特色,由迷惘階段跳去大海自殺,淹沒係大一統嘅文化之中?廣東話有歷史、有內涵,容易寫,只要大家多啲創作,積極探索香港文化,本土藝術文化大把本錢,總可以見到出頭天,成就文藝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