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在細節——範文為誰設?

教育局為「提升學生語文能力」,預備重設文言文範文,惹起各方辯論文言文之語文學習價值。誠然,預訂增設之指定範文,不少皆為經典,當中之修詞、對仗、平仄、敍事、鋪排均恰到好處,仍中華文化底蘊之所在,習之有所裨益。不過在下質疑,在香港現今之教育架構中,重設文言文指定範文,對提升學生整體語文能力能否起關鍵作用。

 

新學制下的環境改變

首先,綜觀現時新學制教育方針,聲言要將「知識主導」死記硬背課文的教學方法,變成著重學生多元化發展的「能力主導」,著重學生全面能力發展而廢除指定範文,而教材之取捨由教師到時因材施教,以學生能力程度,即時調整適合的文本教材,體現「學生中心」(以學生為本)精神。不過要運作如此無邊無際的靈活教學,教師少不免要經常為擬訂合適教材,對學生進行評估,課科型式的劇烈轉變,使工作量大增,影響教學質素。

其次,課程發展議會於2001年商討教育制度改革時,為「要建立一個更有系統的中文課程,重視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其目的以「改善學生學習動機」,廢除範文本位,改以學習單元代替。單元學習的模式,在以「能力主導」為方針的新學制中,中文科課程的單元教學則將中文能力分為多項,每項能力的訓練成為個別單元針對的項目。中文能力分為9種,每個單元針對不同組合的語文能力。學生由一篇範文中學習多種能力,變成跟據單元需要從多篇文章中學習一組能力組合。不過不少老師投訴,單元教學方法將文本切割,難以利用完整課文,使學生學習融會語文之各項能力。

 

救亡﹗傳說之「死亡卷」

教育改革同時亦將考試模式改變。中文考核項目由以往卷一作文,卷二讀本之格式,改以五份試卷,分別考核學生閱讀、寫作、聆聽、說話、綜合等語文能力。其中閱讀卷出題難以觸摸,被師生稱之為「死亡卷」,其中尤以文言文部份,多數學生表現慘不忍睹。政府亦多次採集練習試及文憑試結果,並加以分析,注意到每屆學生於文言文部份失分,表現一直未見進步。考生文言文表現或拖累到語文能力整體表現,成為影響香港學生中國語文能力之關鍵,以致政府「的起心肝」,「重點整頓」。

所以,在下斗膽推測,政府修改教育方針,重設文言文指定範文並設試題考核之動機,或者只是又一個政府施政「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改動。是次調整,大致上未有檢討新學制以單元為本的學習架構,仍是將指定文言文範文,加入閱讀單元課程部份。惟今,文言文範文將撥歸閱讀考核範圍之內,仿若被切割成專為閱讀單元教學之零件教材,作用似是只為提升文言文閱讀能力,或者調整文言文考核部份而設。如文言文只當作閱讀教材,片面理解文言文閱讀技巧,而忽略深究文本整體,在下非常懷疑學生各項語文能力,可否籍加入之十七篇範文而得到整體提升,抑或單獨提升文言文閱讀能力,便是為此次改動所追求之結果?

 

支離破碎的語文能力

須知語文生動靈活,不得以技巧方法教授。文化內涵,仍語文能力之所在。不論文本,如得教師詳細指導,讀通課文,修得精粹,則學生之涵養能有所增長,獲益匪淺,各項語文能力亦能自然提升。諸家學者批評,課程知識間未能互相連貫仍為舊制弊病所在,以致學生死記硬背,失卻教育原意,而理論上,新學制講求靈活教學,就是為改革以往教育漏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空間和資源,增加學生之教育收益。

惟如今香港教育語文,雖曰以學生為本,講求靈活,但無視現實限制,一次過作出多個劇烈形式改動,由範文變為單元,增加能力評估項目。可是倒頭來,非但教師感到吃力,新學制亦非以學生為完整的人施教,大量評估擠壓本來緊促的教學時間,未曾真正為學生提供一個將語文知識和能力,融會貫通的時間和空間。又,教資不變而課科變之情況下,語文能力更細分成多項個別技巧,學生難以協調,各項能力不能融會貫通,支離破碎。學制由舊到新,「語文能力」並非完整,改變卻只變其形而不改其神。只要教育方法亦不變其以技巧為主之方針,則新學制聲稱之靈活教育方式會形同虛設,最終學生還是要從中學習一種「特別的語文技巧」,以應付揠苗助長的環境。

 

達至表面雙嬴的特別技巧

如此,於現時教育環境下,重推文言文範文,只是死板地以調整文言文教學及評估之一項,以拉動、平衡學生對文言文表現之落差。撥到閱讀項目的文言文指定範文,極有可能最終淪為一套訓練「特別的文言文閱讀技巧」的教材。學生多讀幾個「之乎者也」,甚至能夠正確引用幾句古語經典,看似十分文藝,但其實對學生的語文修為並無內在提升。重設文言文範文,仍是政府希望以小修小改,調整新學制的評估運作,拉高文言文低分,讓新學制帶來的改革結果,可以看上去順眼一點罷。

 

作者:SamXjones

正因冇人會知幾時會失去曾經擁有, 所以今日開始要收拾心情全力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