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暖利黃瑤璧樓 — 推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戲曲欣賞》課程

開學時節好風景,放諸四海皆準 ─ 滄海之東,落櫻滿天蔽日光,不在話下;獅嶽以北,雖則鳳凰花易老、霜葉未紅,猶有資深粵劇表演藝術家阮兆輝先生慷慨應允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九月五號起逢星期三朝十點半到該校利黃瑤璧樓三號演講廳講授通識課程《中國戲曲欣賞(UGED2144 The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Opera☭)》兩小時 ─ 演藝、學術一相逢,立地結為連理枝,蔚為馬料水奇觀。

筆者福薄,親睹其風采之緣分未到,惟某夕與某位負笈牛津大學同僚談曲說藝,論及本港某編劇所譜新聲,女主角雪中寬衣解帶加男主角身以免後者僵斃之情節,余深惡其牽強、輕薄;兄告以阮老嘗與此君合作,見劇本中男主角食人肉一幕,大驚,勸其勿獵奇,妄顧傳統美學。益知阮老真材實料。所見與英雄略同,花生又卜卜脆,問一得三,當場喜形於色;相信各位同學堂上多留心、多發問,所得趣味將更勝一籌。

喜上加喜,在授課語言為粵語!試看今日域中之大專院校,學風較古靈精怪者如香港浸會大學,往往殺盡廣東話授課之通識課程以標榜英語教學,杜絕大老倌開班分享舞臺經驗、傳播戲劇知識之可能。是以師從阮老兆輝用粵語涉獵粵曲,乃一種身份象徵 ─ 誤墮「求學陷阱」淪為浸大生啲傻仔如本會召集人陳樂行先生,就冇資格修讀。

囍上加喜,在課程歡迎公眾旁聽!筆者興趣在文學,近年正實驗寫作粵語白話文;愚以為同好欲掌握雅俗共賞之分寸,典雅一面以至通俗一面皆可吸取曲詞中養分。單論最膾炙人口一首《帝女花》之〈香夭〉,「寸心盼望能同合葬」句中「能」字、「地府陰司裏再覓那平陽門巷」句中「裏」字與「那」字、「誰個願看花燭翻血浪」句中「誰個」一詞、「待千秋歌讚註駙馬在靈牌上」句中「在」字、「明朝駙馬看新娘」句中「看」字、「夫妻死去與樹也同模樣」句中「也」字,少見於口語;求索戲寶或有助粵語文學界捕捉上述詞彙融入粵文之時機,並歸納其中規律?因此我謹代表港語學廣邀城中粵文作者,博覽粵劇;提升一己觀眾修養途中,步趨阮老拾級而上,若非捷徑,至少節省幾里彎路。

然則新亞書院有位黃 x 堃教授列席第一節後,收生不足之意難平,竟訴諸臉書曰:「很多人說要提倡本土,說要搞港語學,又說要研究本地文化……可惜中大通識真的要開科講授這些學問時,選修的學生卻只有小貓三四隻。阮兆輝這樣粵劇大師級的人物,不但在香港不多,論學養更難出其右。今早開課時連來旁聽的竟是『零星落索』得十個學生左右。」煙火氣來勢洶洶,如克鹿卜快砲聲隆隆,此起彼落:「本土受到很大的外來衝擊,但何嘗不是因香港有一群這樣的『葉公』,而慘遭破壞。」

《禮記.曲禮上》有云:「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因念洋務運動領袖曾文正嘗言:「多做實事、少說大話、有勞不避、有功不矜 ─ 人人如此存心,則勛業自此出、風俗自此正、人材亦自此盛矣。」難得黃教授佢老人家睇得起敝會,點名賜教,筆者忝為發言人,兩肩只好告罪越俎,挑起一擔榮耀、一擔責任,信口幾句代校方招生。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筆者不情願做《論語》中所謂小人,一旦報讀人數尚欠理想,請歸咎拙文未盡善盡美;天未喪斯文,多二三子得益於阮老,我豈敢貪天之功?功德讓畀姓黃嘅,接住。

 

二〇一八年九月五日於案頭周愛靈《花果飄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