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怪中文(二):為食篇

民以食為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都離不開食,可見食之重要,喺衣食住行中僅次於衣(衣敝體以免辱)。當年曾國藩以西人用刀叉進食,食物並非處理完畢,深覺西人乃蠻夷,不值一晒。

筆者於加國見到唔少秉持傳統之餐廳,如大溫之九記、麒麟酒家,倫敦之金碧飯店、隆盛粥店、倫敦酒家等。不如,亦有不少餐廳並無堅持正字正宗,現影相數幀,略述其謬。

倫敦酒家餐單

圖中之餐廳是一燒臘店,小弟單點瀨粉,不料上來嘅係米線,再睇餐牌,英文寫Vermicelli(米線)。餐廳另一張餐牌,寫【鹵水的豬大腸】,正宗潮州打冷,唔會有【的】字。同老闆娘傾偈數句,聽她講【一頭豬】、【炒菜師傅】,未辨口音,已知她非港人。

瀨粉變米線

餐牌

此外,此地漢譯英之譯法亦顯得其概念已離傳統甚遠,甚有Goodest English嘅趣味。一般來講,粉麵飯都稱為底,若少飯或少麵稱扣底,多飯或多麵則為加底。底者,托底也,中流砥柱。一餐之中流砥柱,即為主食,故此我等會食湯麵,不會食麵湯,會食火腩飯,不會飯火腩。此為主次,若主次不明者,則輕重不分,條理不明,主客不辨。因此華人會講湯麵,但絕不會講麵湯。

看倌不妨細閱下圖粉紅色英文外賣紙,上面在Soup分類裡有Wonton Soup(雲吞湯),而筆者在其他餐廳之餐牌裡更見Noodle soup。

如果看倌上隆盛名粥(Congee Chan)嘅網站,就會見到Noodles in Soup(如圖示),主語清楚是Noodles,Soup是形容詞。

粉紅色外賣紙亦有將撈麵譯為Lo Mein,而非Stir mixed noodles,並將左宗棠雞以訛傳訛成Tao,而非Tso,本文並不詳述。

喺呢度嘅超市,告示一般都用白話文。白話文嘅弊端是又長又譖,而且印象唔深。以超市賣榴槤為例,其標示【特價榴槤不退,不換】,雖然意思清晰,但停頓位令語句不順。如果將逗號放喺【不退】之前,前四字後四字,就通順易記得多。若果將不退不換改回【恕不退換】則更佳。若讀者睇睇舊香港之標語,可見其多用四字,偶引典雅,容易一看明了,印象深刻。傳統文言筆法,在此處即顯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