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首次資助廣東話徵文計劃 現正徵稿

港語學正舉辦中西區故事廣東話徵文計劃,以推動粵語文學創作同閱讀風氣,同時培養中西區嘅鄉土情懷同人文精神。徵稿期會由618號起至930號,11月就會公布賽果。

今次徵文計劃嘅主題係「無規限,寫心聲;莫失忘,中西情」,參賽者以廣東話寫一篇唔超過1600字(包括標點符號)嘅作品,體裁不限,寫景、敘事、抒情皆可,可自訂題目,題材須以中西區故事為本。評審會以作品嘅可讀性(能以廣東話流暢誦讀即可,不必推廣任何一套粵語「正字」)、文學特色、感染力同情感表達技巧等為準則,揀出8份優異作品,獎予$800書券及獎狀乙張。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中西區故事廣東話徵文計劃,共同為重振香港地道文化精神作出貢獻。港語學日後將會舉辦更多活動,期望能夠藉工作坊、講座等媒介,培養新一代廣東話文化人才。

--------------------------------------------------

徵文比賽啟事如下:

「中西區故事」廣東話徵文計劃

【徵文啟事】

主題:

寫心聲,無規限;中西情,莫失忘。

培養中西區居民嘅鄉土情懷同人民精神、收集和宣揚中西區嘅近現代史料。

引言:

「走下西邊街,這不知走過多少次的街道。也許因為太熟悉,你常常沒有細看那些建築物。如果不是有人指出,你大概也不會細想:房子也有它們的歷史。」也斯《從西邊街走回去》一篇,道出咗西邊街、餘樂里、匯安里、大平山街以至荷李活道等街景嘅歷史同文化,儼如一份文學地圖。西邊街同佢鄰近嘅街道,對作者而言,都喺唔太顯眼。但當佢換一個角度觀看,就會發現,再熟悉嘅事物始終都會變得陌生。

身住中西區嘅你,望住身邊嘅事物又何嘗會覺得顯眼?更加唔洗講會用廣東話進行創作,將中西區嘅一角一隅帶入紙中。「我手寫我口」,係當代人不斷提倡嘅書寫方式,點解反而會俾人「質疑其中文水平」?思想都馳騁起嚟嘅時間,點解要屈就自己食「規範語」團餐、飲「標準語」白開水?所以港語學誠意邀請閣下喺2020930日或之前,寫就一篇字數唔多過1600字嘅中西區近現代故事,描述中西區地道嘅故事、帶出其背後嘅文化或者歷史。

生於斯,長於斯,區民定有情懷所在。立言而不朽,亦總有第一筆──請即投稿,讓自己為區內文化、歷史盡一分力。

願景:

本會舉辦「中西區故事」廣東話徵文比賽,旨在鼓勵中西區嘅居民以至居住喺香港嘅每一位朋友喺紙上無拘無束地用廣東話描寫自己喺中西區裡所經歷嘅「小城大事」,同時抒發屬於自己獨有嘅鄉土情懷。另外,喺動盪嘅社會背景下,想必香港嘅民眾都有不少故事和情感想分享,不論係喜樂交雜、抑或係悲憤相加嘅情感都可以透過中西區人嘅母語--廣東話躍然於紙上。

其次,坊間乃至文壇對廣東話寫作,抱有好多迷思,尚待釐清;例如,寫作時必須剔除《标准汉语词典》未收錄之粵語用詞,以便「全球華人」理解;又例如,文中人物對話用上幾個廣東話詞彙,即是粵語寫作;更甚者,同樣摻入粗言穢語,廣東話嘅「 Tiu-na-ma 」(見魯迅《在鐘樓上》)不及北方話「你罵我一句娘,我又罵你一句娘」(語出沈從文《市集》)風雅。

「香港文學」意指能體現嘅香港本土意識嘅文學作品,當中蘊含濃厚嘅都市情懷,而且囊括香港歷史及當代社會環境嘅作品。而本會是次「中西區故事」廣東話徵文比賽能給予在中西區土生土長嘅居民從日常生活中尋獲靈感和題材,籍著廣東話書寫同呈現中西區喺今日香港具時代性嘅本土風情及歷史意義。同時,隨粵語文學日趨成熟,相信香港人嘅思潮亦日漸自由奔放,賦予香港本土同廣東話源源不絕嘅生命力。

廣東話徵文比賽,正正係一個好機會向華文世界推廣「粵語書寫」,俾粵語文學登上大雅之堂,爭取廣東話詞彙配享書面語殿堂,俾嶺南人可以「我手寫我口」,與北人同享均等語言權利。當呢日來臨,香港人透過文字發揮香港地地道道嘅想像力同生命力,始稱得上「心無罣礙」。

作品體裁:

以香港中西區為故事背景嘅遊記,字數一千六百字為限;寫景、敘事、抒情皆可。

語文要求:

一) 行文須用廣東話;全篇作品,能以廣東話流暢誦讀為宜。

二) 推廣任何一套粵語「正字」並非比賽主旨,粵語用字評判理解即可。

 

---------------

想知道更多有關港語學嘅資訊?請立即訂閱港語學telegram channel同Instagram,跟貼廣東話最新消息!

Telegram:https://t.me/gongjyuhok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gongjyuhok/

Twitter:https://t.co/gongjyuh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