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勞顧會試工會戰線之劍

原載:蘋果日報

勞工顧問委員會下月便會換屆,五名勞工代表將會改選。

勞工顧問委員會,根據政府的說法,「是一個非法定組織,其委員由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行使行政長官所授予的權力委任」。問題是,在12名委員中,只有六名是代表勞工的僱員代表,另外六名竟是代表資方的僱主代表。就是說,在勞工顧問委員會裏,只有一半是勞工,另一半是想壓榨勞工的人。名不正則言不順,我提議委員會改名為勞資顧問委員會。

在這六名勞工代表中,一名由政府委任,另5名則由選舉選出。只不過,說是選舉,倒也不太對:據統計處勞動人口統計顯示,香港有約385萬名勞工,佔人口泰半,但只有約900個僱員工會,當中又只有400多個成功登記選舉資格有票可投。六名勞工代表影響全港的勞工政策,但99%的勞工卻完全無票可投,一如700萬人的特首也是由1,200人的選委會選出來,香港特色是也。

勞顧會責任重大,負責就各種勞工議題向政府提供意見,政府在過往亦多次按勞顧會的建議行事。要在這個勞顧會內爭取勞工權益,我們當然不必期待六名僱主代表會主動支持;但你以為僱員代表自然會為勞工說話,你便大錯特錯了。今屆僱員代表之首,連續選輸立法會及區議會的工聯會前議員鄧家彪,便曾於2015年及2018年在立法會內兩度否決泛民提出的侍產假草案;而對統一勞工假、標準工時、罷工保障等議題,他亦一直愛理不理。

如果大家記性好一點,更會記得於1997年正正就是工聯會支持廢除《僱員代表權、諮詢權及集體談判權條例》,而此後勞顧會一直對推動恢復集體談判權毫無作為,才使得勞工今日一直無法平等地與僱主談判,工業行動往往被分別擊破。事實上,工聯會和勞顧會實在絕配:工聯會出賣工人,勞顧會剝削勞方,天造地設,豈不妙哉?

11月21日便是勞顧會選舉投票日。這選舉既沒有宣傳安排,競選政綱也沒處張貼,更不能奢望會有任何選舉論壇,整場選舉由開始到完結,都只會如幽靈般飄過,最後建制空殼工會乖乖灌票,建制派便能在全票制下再推出五名假勞工真傀儡繼續褻玩勞顧會多兩年。

今年,我與另外四位民主派工會幹事不甘妥協,將會出選勞顧會,目標既在席位,更在於凝聚自主工會陣營的力量,最終希望推動勞顧會改革,作勞工運動的新嘗試。自去年起,不少朋友大打「工會戰線」的旗幟,組織了一波新工會註冊的行動;今年正是試劍之年,就讓我們檢驗一下,我們到底能得到多少成果,又能否打斷建制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