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真相》:滿州人講歪音嘅漢語

 

作者:金啟孮(1918~2004年),滿族。原遼寧省民族研究所所長、教授、《滿族研究》雜誌主編,國內外著名女真文、滿學、清史、蒙古史專家。金啟孮姓愛新覺羅氏,名啟孮,字麓漴,為清乾隆帝第五子榮純親王永琪七世孫,五世祖母為清代著名女詞人顧太清,父金光平(恆煦)為女真文同滿文嘅著名學者。

我哋都知道日本人講英文講得好唔正,但如果日本統治咗英國,噉統治者嗰種唔正嘅英文就會成為通用嘅語言。呢種天方夜譚嘅事情就發生咗喺中國。現時嘅普通話,其實係阿爾泰語系嘅蒙古族、鮮卑族、女真族等等嘅遊牧民族,喺學漢語時所講嘅歪音漢語,但由於佢哋成為咗統治階級,於是佢哋講嘅非純正漢語就成為咗國語。

400年前嘅北京話:吳語

北京自建城以嚟經歷過好多次朝代變遷,自古以嚟北京話有過幾多變化?點變?400幾年前嘅明朝末年,由意大利嚟嘅傳教士利馬竇曾經用羅馬拼音記錄咗大量嘅當時嘅北京話,呢啲記錄至今仲保存著。從佢嘅記錄可以清楚無誤噉睇到:當時北京話係有大量入聲字,並且冇zh、ch、sh等嘅巻舌音,證明咗當時嘅北京話唔係而家嘅北京話,亦都唔係現時嘅普通話,因為無論北京話定係普通話都唔具備呢啲特徵。同時亦都證明咗北京話同普通話嘅歷史都超唔過400年,400年前嘅北京話係明朝嘅官話(考證為吳語)。

北京出現第二語言:滿語

滿人入關進駐北京之後,為咗社區安全等等嘅政治因素,就將紫禁城方圓10里之內嘅漢人全部趕走,只准滿人居住,呢個範圍稱為北京嘅內城,而10里之外稱為外城。於是,北京城出現咗兩個社群:滿人社群同漢人社群。從階級、語言同居住地域嚟睇,都係好截然不同嘅兩個社群,於是北京城就出現咗兩種語言:明朝官話同滿語,亦即係內城講滿語,外城講明朝官話。

滿語嘅分支——滿式漢語

由於滿語係一種北方民族嘅語言,再加上滿人原始生活喺草原、叢林,以及滿族得短暫嘅歷史文化,都局限咗滿語嘅成熟水平。可以話,滿語係一種比較原始嘅語言,無論佢嘅發音、詞彙以至語法都好原始、唔成熟。即使喺北京,滿語亦都難以滿足日常嘅需要,北京嘅動植物、建築、日用品等好多嘢都係滿人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嘅,呢啲嘢都好難用滿語描述同交流。喺滿人同漢人之間係噉樣,喺滿人同滿人之間亦都一樣,無辦法將日常生活所遇到嘅嘢表達清楚。至於漢人嘅建築工程用語、藝術語言、醫學以及其他科技用語嘅高階嘢就更加無法表達,當時嘅形勢係滿語喺北京面臨無法交流嘅危機。面對有幾千年曆史、千錘百煉而成嘅漢語,滿人雖然奪取咗中國嘅政權,但係佢嘅語言難以勝任統治中國嘅使命。滿人作為中國嘅統治者不得不面對要使用語言嘅生活同政治現實,小至為咗自己日常生活嘅表達,大至為咗統治中國嘅政治需要,滿人都迫切需要一種能夠好好表達自己周圍生活嘅語言,改造滿語已經係等唔切,滿人除咗學習同模仿漢語之外就無其他方法。因此,套用北京漢人嘅語言(包括詞彙同語音)成為唯一嘅選擇,於是第三種北京話出現咗— —滿人講歪音嘅漢語(暫且將呢種語言叫做滿式漢語)

第三種北京話嘅形成——內城北京話(mandarin)

北京城裡嘅一棵小樹、廚房裡面嘅一件工具,用滿語都無法表達!因為滿族人嘅祖先從來冇見過噉樣嘅植物,從來冇見過噉樣嘅工具,呢個就係當時統治中國嘅滿族人所遇到嘅嚴酷嘅語言現實。滿語要繼續講落去,除咗直接用北京外城漢人語言嘅詞彙同模仿佢哋嘅語音之外,就冇第二種可能!就似日本皇軍學話中國話:「你嘅,八路嘅,幹活?」一樣,北京內城嘅滿人開始咗佢哋艱難嘅模仿漢語嘅歷程。

但係滿語對比漢語有佢先天嘅殘疾。首先,入聲字一下子就冇晒,呢個就係漢語同音字增多最根本嘅歷史原因,用滿語去發漢語嘅音更加係不倫不類,可以肯定嘅係,呢個係發音最歪嘅漢語。但係,歷史就係咁殘酷,滿人呢種唔正嘅漢語比起日本皇軍嘅唔正嘅漢語要幸運得多,隨著使用人口增加,呢種令當時漢人老百姓笑甩牙嘅唔正嘅漢語成為咗清朝統治階級嘅「共同語言」——呢個就係早期嘅普通話(暫時用英文嘅mandarin叫呢種語言,讀「滿大人」)。

內城北京話嘅發展——走出北京內城,形成「官話」

隨著北京內城嘅「mandarin」呢種歪嘅漢語嘅形成,喺北京內城形成一個固定嘅講「mandarin」嘅人口。呢個人口就係當時中國最高統治團體——八旗貴族。「mandarin」成為清朝統治者嘅官方語言——「滿清官話」。

具體嘅時間有待考證,喺《康熙字典》入面嘅語音同今日嘅普通話嘅語音係有一定差別,但係同其他漢語嚟比已經更接近今日嘅普通話。

從「滿清官話」嘅形成史嚟睇,「滿清官話」受滿語嘅影響主要喺語音方面,呢個係一種唔成熟嘅、歪嘅漢語語音系統,而喺詞彙同語法方面受嘅影響就好有限,從語言嘅本質上嚟睇,「滿清官話」應該屬於漢語嘅分支,而唔應該屬於滿語嘅分支。不過點都好,滿清官話都係最差嘅一種漢語。

內城北京話嘅發展——落地生根,形成「國語」

「滿清官話」形成之後,隨著滿清政權喺地域上伸延,講「滿清官話」嘅八旗貴族亦都從北京嘅皇家內城走到去中國嘅每一個角落,於是各地嘅行政首長嘅口音又變成咗當地嘅標準口音,並且喺當地嘅上流社會同平民社會不斷噉滲透壯大,最終使到「滿清官話」成為中國嘅「國語」。

從地域上嚟講,中國嘅北方係滿人活動嘅主要地區,亦都係滿語化程度最高嘅地區。而南方嘅個別地區,好似兩廣、福建等地就由於「山高皇帝遠」而受到較少嘅影響,呢個都係中國南方語言讀唐詩宋詞上嚟比起普通話更押韻、親切嘅根本原因,亦都係清代冇著名詩人嘅根本原因。

有一點要講嘅係,mandarin係從北京內城繞過北京外城直接向全中國滲透而形成滿清嘅「國語」,所以北京嘅外城話並唔係真正嘅「國語」——普通話。雖然「外城北京話」一直受「內城北京話」嘅影響並不斷演變,但係,正如北京嘅內城貴族同外城平民百姓係兩個走唔埋嘅人口,「外城北京話」同「內城北京話」係同階級差別一樣、兩者互不相容嘅語言。所謂嘅「北京話」一直係兩種:「外城話」同「內城話」,而各地方所謂嘅「北京話」實際係指「內城話(即mandarin),而唔係外城漢人所講嘅「北京話」。外城漢人所講嘅「北京話」實際係對中國地方語言冇影響嘅。

內城北京話嘅發展——漢語代表語言嘅地位確立

mandarin經過滿清王朝200幾年喺中國嘅統治,再經過中華民國繼續使用,而又再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喺憲法制訂「國家代表語言」嘅條文,普通話——漢語代表語言嘅地位已經係無可動搖。

內城話、北京話喺北京消失

從語言史角度講,普通話唔係北京話,衹係北京嘅內城話。隨著滿清王朝解體,北京內城嘅貴族群體亦都喺北京城裡面消失咗,因而普通話喺北京城嘅真正母體亦都已經不復存在。將普通話硬係講成北京話,噉喺100幾年前可能仲有一半啱,但係今日講嘅話就大錯特錯嘞,因為「北京話」呢個概念變咗,已經唔再係原來嘅「北京話」。

北方話同鮮卑語

南北語言咁唔同,究竟邊個代表傳統嘅漢語?呢層我哋要返到去歷史事實嚟到講。唔講遠嘅,漢族語言文化中心就本來喺黃河流域,東晉嘅南渡同南宋嘅偏安,兩度將文化中心遷去南方。頭一次,喺東晉之後,南方出現咗宋、齊、梁、陳四朝;北方喺鮮卑族北魏統治之後,出現東魏、西魏、北齊、北周。而北魏孝文帝曾經禁止胡服胡語,可見胡語即鮮卑語喺華北甚必普遍。但北齊又因為鮮卑人嘅反對情緒,反其道而行,甚至大加提倡。所以當時山東、河南以北幾乎都成為咗鮮卑語通行嘅地區。第二次,宋朝南遷,淮河以北成為咗金朝女真人嘅統治範圍。據宋人記載當時河南地區,竟然到咗「廬人盡能女真語」嘅地步,講白啲就係「連飯鋪伙記都講女真話」。

鮮卑語詞語喺《二十四史》裏大量噉保存著,仔細對比,同今日嘅蒙古語幾乎一模一樣。女真語係滿洲語嘅古語,對比女真語詞語同滿洲語詞語竟然係六七成似。

鮮卑語同蒙古語差唔多,女真語又同滿洲語差唔多,而滿語同蒙古語不論喺詞語、語法同埋語調方面又非常似。噉呢兩種阿爾泰語系嘅語言喺華北前後竟然統治咗千年咁耐。雖然隋唐統一於前、元朝統一於後,隋唐同元都係帶有極濃嘅北方民族色彩嘅王朝,不但冇完全恢復漢官威儀,所講嘅漢語亦都一早有胡人嘅腔,同南方截然唔同。南方語言中至今保存著嘅「嚟哉!嚟哉!」等極近似古漢語嘅語言,但北方就冇。北方自《元曲》以嚟記錄嘅都係極近似今日嘅白話文。總體嚟講,南方語言近似文言文,北方語言近似白話文。任何文字記錄語言都係記錄當時講嘢嘅情況,因此文言文所記錄嘅係中國古時嘅語言。南方語言近似文言文,可見南方語言代表嘅係傳統嘅漢語。北方語言就係新加入嘅北語(叫「胡語」亦都冇所謂),北人話漢語係「漢語胡音」,呢個早就有人講過。因此北京嘅語音必「胡音」無疑,絕非原本嘅漢音。北京語音調係「胡音」,係漢胡語言嘅「大雜燴」、「大融合」。例如下面呢句:

「我帶著哇單客了一趟車站旁邊的那條胡同,想買點東西。」

呢句說話係北京啲婆婆仲講緊嘅活語言,其中「哇單」(wadnn)係滿語「包袱皮」(兜著啲嘢用嘅),「客」係滿語「去」(gene)嘅篩稱,「站」係蒙古語嘅「站赤」(jam),「胡同」即係蒙古語嘅「浩特」或者「河屯」(hoton)。短短嘅一句話,包含咗漢、滿、蒙三種詞語,語法係漢語。詔音同語調卻係滿蒙嘅胡音。邊個諗得到一句北京話會咁複雜。佢本身既係民族融合嘅產物,又象徵著民族大團結。當然,而家有啲少數民族詞語同漢語已經結合到你睇唔出佢唔係漢語。例如:我去過內蒙一條村參觀「水土保持」,呢條村叫「東擀杖」。不為甚解。後來,蒙古族嘅人同我講條村原本叫「東甘珠爾」(「甘珠爾」係藏語),但竟然變成咗「東擀杖」。「擀杖」就係解「擀而杖」,而「擀麵杖」家家有之,易明;相反「甘珠爾」難明,老百姓唔知佢嘅意思,所以取其音,變成咗「擀杖」。呢種情形喺漢語詞語裏面唔知有幾多呢?好多都幾難復原,而且俾人認為係漢語詞語,其實唔係。

所以,清代以京音為基礎發展起嚟嘅官話,必「胡音」無疑。官話通行嘅範圍,就係「漢語胡音」擴展嘅範圍。據語言學家嘅意見,官話方言可分為華北官話、西北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宮話。而北京官話即係華北官話嘅根據同基礎,佢嘅範圍包括今日黑龍江、吉林、遼寧、北京、河北、河南同安徽北部嘅一部分。我上述自己嘅經歷所得,正同專家區分華北官話地域嘅特點一致。從宏觀嚟睇,上述四種漢語中嘅官話方言,唔計東南閩、浙、贛、湘、粵少數省份同青、藏之外,其他都屬於官話方言區。個面積之大可想而知。

講到呢度我再舉一例:我喺內蒙執教20幾年,所教嘅蒙古族學生本來就唔識講漢語,學識咗漢語之後,一講就係純正嘅北京音,呢件事令我好奇怪;南方學生就唔行,總係帶著鄉音;外國學生更加唔行,四聲都未搞掂。呢度唔係話蒙古學生聰明過於南方學生同留學生,當中必定有佢道理。而家唯一解釋就係蒙古語音同北京語音相近。

噉樣反過嚟證明,北京話嘅語音唔係漢族喺江南保留嘅傳統語音,而係滿蒙語音佔主導地位嘅「胡音」,即係滿族學漢語嗰時所講嘅歪嘅漢語,但由於佢哋係統治階層,於是佢哋嘅語言就成為咗國語。

本文選自《京旗嘅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