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音韻雜談

粵語音韻雜談 九座樓主 撰 中古漢語以切韻音為代表音系,切韻音是綜合音系,包含古今南北之漢音,由切韻音既可上推先秦上古音,亦可下推現代漢語方音。粵語承中古漢語而來,保存中古漢語頗多音韻特徵,掌握粵語音…

睇多啲

「乜」源流小考

粵語「乜」、「做乜」,與近代漢語「甚麼」、「怎麼」,二者同源,最早追溯至南北朝新興疑問詞「何物」,直接來源則是唐代口語疑問詞「是勿」、「作勿」。 「物」本是事物的意思,南北朝時與上古疑問詞「何」組合成…

睇多啲

港台通識網教材<如果沒有廣東話>

港台通識網教材<如果沒有廣東話>,藉「廣州保衛廣東話行動」講述粵語危機,其中強調「粵語是語言,可以書寫」、「撐粵語=捍衛本土文化」、「中央打壓強勢語言惹反彈」、「滅絕語言對政權來說是天大的冒險」。以下…

睇多啲

居港加人:為何要學廣東話?

聽到外國人張口講「唔該」、「多謝」,你會否立刻盛讚對方廣東話講得幾好?的確,在香港這個英文通行的城市,居港外籍人士幾乎無需識得廣東話已可生活,因此願意學習的外籍人士顯得難能可貴;但對於居港外籍人士而言…

睇多啲

《女皇頭》

作者:陳琰 以前我好少會儲野,因為一直都冇呢個習慣,我呢份人中意睇書、聽歌、打波,但係對儲野真係冇乜自覺。有人會儲郵票,我要寫信時先會買郵票;有人中意儲舊銀紙,我就話有錢當然要洗左先。只不過呢排無意中…

睇多啲

我哋需要一場粵語新文化運動

保衛粵語,我哋最近打鑼打鼓咁做,粵文呢? 白話文唔係新鮮事 南北朝起,文言開始分離,古人開始無法我手寫我口。手口不一令古代文人覺得頗爲唔自在,所以唐代開始,出現咗通俗嘅口語文體:變文。因爲中華文化泥古…

睇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