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港語學廣東話徵文比賽決審會,承蒙《爾雅集》仝人殷切襄助、各方踴躍參與,並李、史兩位老師仔細審閱,二〇一九年五月十一號晚圓滿閉幕。茲整理評語並公布賽果如下。深痛魯難未已,俟時局稍定,敝會將另函知會各位得獎者領獎事宜──特此再次鳴謝全港市民以及《本土新聞》慷慨贊助獎金、獎品。
名次 | 評語 |
第一 | 〈街車〉 山奴 |
本地題材能夠充份表現粵語運用嘅必要性,因為好多詞彙必須用粵語。本文記述作者與舊物偶然重遇怦然心動嘅經過,回憶與現實交織,實──虛──實嘅起伏,略有散文意趣。口頭粵語配合下,感情更形激烈,結尾以有餘不盡嘅手法寄寓作者對舊物啲懷戀與盼望,感情充沛,不無創意,甚為動人。惟部份句子帶語病,用字欠精準,例如「今日呢度已經面目全非。但係有啲嘢,都仲保留到」句。茲授與銀筆獎。 | |
第一 | 〈熱流涼風〉 SLY |
題旨不甚明確,但甚有想像空間,不妨視為粵語散文詩。文末寫景啲句子用字甚有詩意與節奏感,對探索粵語嘅表現力有一定作用。惟文中不乏錯別字,例如「自己」寫成「自已」。茲授與銀筆獎。 | |
第三 | 〈生死線〉 黃可偉 |
以鯉魚門地形聯想到題目與主題,描寫甚為細緻。本地題材能夠充份表現粵語運用之必要,語言風格帶有粵語嘅活潑,部分語句有韻味。惟結構與層次可以更花心思、部份句子帶語病。茲授與優異獎。 | |
/ | 〈殺街之日遊菜街〉 文秉懿 |
描述尚可,以新聞為題材甚有意思,惟議論較隨意,未夠深入,但作為一種記錄,亦甚生動有趣。 截至一九年二月十一日〇時〇分,廣受二百零六名讀者讚好。茲授與最受歡迎人氣大獎。 |
李婉薇老師的話
今年的徵文主題為遊記,是非常生活化的題目,很多時需要描寫景物和心情,有助我們探索粵語這種口頭語言書面化時的彈性。這自然也有助參加者尋找題材,但我們發現大部分的作品都寫得十分隨意。這不能不使我們擔心寫作意識的問題:即使粵語成為書面媒介,一般人並不以嚴肅態度對待這種寫作行為,像寫在社交網絡平台那樣就可以了,選詞用字可以不理,主題思想是否深刻也可以不管。
作家或經典作品不是從石頭爆出來的,他們的出現必然有相應的文化生態環境。如果上述情況非常普遍,並且一直如此,粵語將淪為次等的抒情和書寫工具,無法提供營養豐富的土壤促成重要文學作品的誕生。
我們很希望參加者明白,這個比賽以粵語為表情達意的唯一語言,並不代表我們輕視文學價值。在追求稿件的文學水平這方面,我們和別的徵文比賽沒有任何分別。
當然,我們也高興地發現有些作者能通過旅遊去挖掘記憶,一方面懷舊過去,一方面流露對未來的焦慮;也有作者實驗散文詩般的寫法,以不同風格的粵語敘事、描寫以至表現人物對話。
我們期待收到大家以粵語寫成的好作品。
史兄老師的話
今次係港語學第三屆廣東話徵文比賽,參賽作品數量共 34 篇,非常欣慰各界人士繼續踴躍參加。
參賽人士應該留意到,今屆比賽既有主題限制(遊記)、亦有字數上限( 1600 字),寫作前應細心選材、思考及舖排,並留意以下事宜:
- 遊記要真實。經歷可能虛構,但事實(地點、景色等)及感想唔能夠作假。為加強真實性,詳細描寫重點景點、景色,無可避免;
- 宜於盡快交代重點,刪去枝節。除非與文旨有關,否則瑣碎事宜(如食早餐、搭車、起身等)不必交代。
閱畢所有作品後,我留意到大部份人士未能掌握廣東話寫作,誤以為「喺文章加入粗俗用語」就係「以廣東話寫作」。以廣東話寫作,與其他語文寫作一樣,需要留意文章結構、寫作重點及主旨、用字精準等,「我手寫我心」並不等於「我諗到乜就寫乜」。
文章內容方面,詞不達意、語病、內容空洞者甚多,主旨/感想與見聞經歷亦毫無關係。作品往往未詳細描述所見所聞,描寫浮光掠影。整體來講,今屆參賽作品水平,並未如我心目中期望。
無論如何,我要再次感謝各界人士踴躍參加今次嘅比賽。
我非常感謝港語學再邀請本人擔任評審,希望下屆可以為廣東話寫作嘅發展繼續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