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請支持港語學Youtube Channel,集氣突破1,000訂閱!
EMAIL
gongjyuhok@gmail.com
報料Whatsapp
+852 51868627
支持我哋
清單
  • 首頁
  • 中文教學語言資料庫
    • 小學普查
    • 中學普查
    • 中小學普查
    • 大學普通話政策
    • 調查背景及方法
    • 注意事項
  • 港語文集
    • 普教中問題
    • 守護港語
    • 粵語研究
    • 語文教學
    • 環球語言新聞
    • 徵文比賽
      • 中西區廣東話徵文比賽 參賽作品目錄
  • 中文補習
  • 學港語
    • 香港中文實用文寫作教學
      • 宣傳文字
      • 評論
      • 專題介紹
      • 報告
      • 建議書
      • 新聞稿
      • 會議文書
      • 演講辭
      • 規章、指引、說明
      • 周記、日記
      • 書信
      • 便條
      • 通告、佈告、啟事
    • 廣東話歇後語大全
  • 港願樹精品
    • 手工蛋糕
    • 餐飲到會
    • 我嘅帳戶
    • 購物車
    • 埋單
    • 條款及細則
  • 支持我哋
    • 場地租用
    • 捐款支持
    • 成為義工

港語學廣東話徵文比賽第三屆賽果

第三屆港語學廣東話徵文比賽決審會,承蒙《爾雅集》仝人殷切襄助、各方踴躍參與,並李、史兩位老師仔細審閱,二〇一九年五月十一號晚圓滿閉幕。茲整理評語並公布賽果如下。深痛魯難未已,俟時局稍定,敝會將另函知會各位得獎者領獎事宜──特此再次鳴謝全港市民以及《本土新聞》慷慨贊助獎金、獎品。

名次 評語
第一 〈街車〉 山奴
            本地題材能夠充份表現粵語運用嘅必要性,因為好多詞彙必須用粵語。本文記述作者與舊物偶然重遇怦然心動嘅經過,回憶與現實交織,實──虛──實嘅起伏,略有散文意趣。口頭粵語配合下,感情更形激烈,結尾以有餘不盡嘅手法寄寓作者對舊物啲懷戀與盼望,感情充沛,不無創意,甚為動人。惟部份句子帶語病,用字欠精準,例如「今日呢度已經面目全非。但係有啲嘢,都仲保留到」句。茲授與銀筆獎。
第一 〈熱流涼風〉 SLY
            題旨不甚明確,但甚有想像空間,不妨視為粵語散文詩。文末寫景啲句子用字甚有詩意與節奏感,對探索粵語嘅表現力有一定作用。惟文中不乏錯別字,例如「自己」寫成「自已」。茲授與銀筆獎。
第三 〈生死線〉 黃可偉
            以鯉魚門地形聯想到題目與主題,描寫甚為細緻。本地題材能夠充份表現粵語運用之必要,語言風格帶有粵語嘅活潑,部分語句有韻味。惟結構與層次可以更花心思、部份句子帶語病。茲授與優異獎。
/ 〈殺街之日遊菜街〉 文秉懿

            描述尚可,以新聞為題材甚有意思,惟議論較隨意,未夠深入,但作為一種記錄,亦甚生動有趣。

            截至一九年二月十一日〇時〇分,廣受二百零六名讀者讚好。茲授與最受歡迎人氣大獎。

  

李婉薇老師的話

今年的徵文主題為遊記,是非常生活化的題目,很多時需要描寫景物和心情,有助我們探索粵語這種口頭語言書面化時的彈性。這自然也有助參加者尋找題材,但我們發現大部分的作品都寫得十分隨意。這不能不使我們擔心寫作意識的問題:即使粵語成為書面媒介,一般人並不以嚴肅態度對待這種寫作行為,像寫在社交網絡平台那樣就可以了,選詞用字可以不理,主題思想是否深刻也可以不管。

作家或經典作品不是從石頭爆出來的,他們的出現必然有相應的文化生態環境。如果上述情況非常普遍,並且一直如此,粵語將淪為次等的抒情和書寫工具,無法提供營養豐富的土壤促成重要文學作品的誕生。

我們很希望參加者明白,這個比賽以粵語為表情達意的唯一語言,並不代表我們輕視文學價值。在追求稿件的文學水平這方面,我們和別的徵文比賽沒有任何分別。

當然,我們也高興地發現有些作者能通過旅遊去挖掘記憶,一方面懷舊過去,一方面流露對未來的焦慮;也有作者實驗散文詩般的寫法,以不同風格的粵語敘事、描寫以至表現人物對話。

我們期待收到大家以粵語寫成的好作品。

 

史兄老師的話

今次係港語學第三屆廣東話徵文比賽,參賽作品數量共 34 篇,非常欣慰各界人士繼續踴躍參加。

參賽人士應該留意到,今屆比賽既有主題限制(遊記)、亦有字數上限( 1600 字),寫作前應細心選材、思考及舖排,並留意以下事宜:

  • 遊記要真實。經歷可能虛構,但事實(地點、景色等)及感想唔能夠作假。為加強真實性,詳細描寫重點景點、景色,無可避免;
  • 宜於盡快交代重點,刪去枝節。除非與文旨有關,否則瑣碎事宜(如食早餐、搭車、起身等)不必交代。

閱畢所有作品後,我留意到大部份人士未能掌握廣東話寫作,誤以為「喺文章加入粗俗用語」就係「以廣東話寫作」。以廣東話寫作,與其他語文寫作一樣,需要留意文章結構、寫作重點及主旨、用字精準等,「我手寫我心」並不等於「我諗到乜就寫乜」。

文章內容方面,詞不達意、語病、內容空洞者甚多,主旨/感想與見聞經歷亦毫無關係。作品往往未詳細描述所見所聞,描寫浮光掠影。整體來講,今屆參賽作品水平,並未如我心目中期望。

無論如何,我要再次感謝各界人士踴躍參加今次嘅比賽。

我非常感謝港語學再邀請本人擔任評審,希望下屆可以為廣東話寫作嘅發展繼續出一分力。

話題

中國教育 中文 內地用語 出版 出版自由 報導 報道 大學生 大陸用語 廣州話 廣府話 廣東話 廣東話報道 廣東話文學 廣東話新聞 教育 新聞 普通話 浸大 浸大山神 浸大排名 浸大普通話 浸大校長 浸會大學 港語學 研究 粵語 粵語文學 編輯 蘋果日報 語文 語言保育 陳樂行 香港 香港人 香港人文化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生 香港政府 香港教育 香港新聞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普通話水平測試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語言
  • 首頁
  • 中文教學語言資料庫
    • 小學普查
    • 中學普查
    • 中小學普查
    • 大學普通話政策
    • 調查背景及方法
    • 注意事項
  • 港語文集
    • 普教中問題
    • 守護港語
    • 粵語研究
    • 語文教學
    • 環球語言新聞
    • 徵文比賽
      • 中西區廣東話徵文比賽 參賽作品目錄
  • 中文補習
  • 學港語
    • 香港中文實用文寫作教學
      • 宣傳文字
      • 評論
      • 專題介紹
      • 報告
      • 建議書
      • 新聞稿
      • 會議文書
      • 演講辭
      • 規章、指引、說明
      • 周記、日記
      • 書信
      • 便條
      • 通告、佈告、啟事
    • 廣東話歇後語大全
  • 港願樹精品
    • 手工蛋糕
    • 餐飲到會
    • 我嘅帳戶
    • 購物車
    • 埋單
    • 條款及細則
  • 支持我哋
    • 場地租用
    • 捐款支持
    • 成為義工
© 2022 港語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