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請支持港語學Youtube Channel,集氣突破1,000訂閱!
EMAIL
gongjyuhok@gmail.com
報料Whatsapp
+852 51868627
支持我哋
清單
  • 首頁
  • 中文教學語言資料庫
    • 小學普查
    • 中學普查
    • 中小學普查
    • 大學普通話政策
    • 調查背景及方法
    • 注意事項
  • 港語文集
    • 普教中問題
    • 守護港語
    • 粵語研究
    • 語文教學
    • 環球語言新聞
    • 徵文比賽
      • 中西區廣東話徵文比賽 參賽作品目錄
  • 中文補習
  • 學港語
    • 香港中文實用文寫作教學
      • 宣傳文字
      • 評論
      • 專題介紹
      • 報告
      • 建議書
      • 新聞稿
      • 會議文書
      • 演講辭
      • 規章、指引、說明
      • 周記、日記
      • 書信
      • 便條
      • 通告、佈告、啟事
    • 廣東話歇後語大全
  • 港願樹精品
    • 手工蛋糕
    • 餐飲到會
    • 我嘅帳戶
    • 購物車
    • 埋單
    • 條款及細則
  • 支持我哋
    • 場地租用
    • 捐款支持
    • 成為義工

《我們的時代》 小葭

光仔

「唔該!我想問皇后大道中喺邊度?」光仔問一個十幾歲嘅女仔。

 

「不知道!」語氣好重咁應光仔就走咗。

 

光仔皺眉,繼續行,時不時望吓佢嘅筆記簿,又時不時望吓人潮如鯽嘅中環。

 

企咗一陣,有個女仔拍佢膊頭,好溫柔咁問:「我有冇嘢可以幫到你呀?」

 

呢個女仔同頭先嗰個大相逕庭。

 

「唔好意思,我搵緊嗰條上半山嘅扶手電梯。」

 

「我帶你行?你可以叫我小詩。」女仔微笑答。

 

「我叫光仔。」

 

呢一刻光仔真正望清小詩。小詩應該廿歲頭,白裡透紅嘅皮膚,笑起上嚟好迷人。

 

「係呢,其實光仔你想去邊?」

 

「我想去返我父母以前去過嘅地方,其中一個係些利街清真寺。」

 

「些利街我知喺邊!反正我今日放假,我都想四圍行吓,不如一齊?」

 

當然好啦!

 

行經大館,好多遊客著住旗袍喺嗰度影相。

 

同筆記簿寫嘅一樣。光仔心諗。

 

過咗伊利近街,遊客相對減少。佢地兩個一直向半山嘅方向邁進。

 

「經過堅道,沿住扶手電梯,右手邊有條列拿士地臺,對面就係淺綠色嘅清真寺。」光仔照住記事簿讀。

 

兩人企喺列拿士地臺,望住扶手電梯嘅方向。清真寺就喺電梯後方。

 

「列拿士地臺呢個名,有人以為係當時香港仲喺係英國殖民地嘅時候,因為中國藉翻譯官慣由右至左寫字,所以將原本叫 “Alexander Terrace”,變咗做 “Rednalexa Terrace”呢個咁古怪嘅街名。」光仔好興奮咁講。

 

「不過有人研究,其實係為咗記念19世紀捍衛非洲人民人權嘅Robert Alexander Young,佢將居住喺非洲以外嘅人叫 “Rednaxela”人而命名。」小詩補充。

 

清真寺門口有守衛看守,不過冇阻佢地兩個進入。

 

「香港開埠冇耐,英政府喺當時同係英國殖民地嘅印度,招攬入香港軍警,當中有回教徒。而呢一間位於蘇豪區嘅清真寺就係全香港第一間清真寺。」光仔滔滔不絕咁講。

 

行上樓梯,有啲教徒喺寺旁洗手,有啲就除鞋入緊去寺入面,有啲喺旁邊空地教緊小朋友誦經。

 

正如記事簿入面所講:廟入面中間壁龕位置係俾長老誦經嘅地方。圓拱型嘅設計,形成一個自然嘅擴音器,令誦經嘅人唔駛用咪都可以將聲音傳到每一個角落。

 

筆記簿最後一頁寫住:喺同一個社區,除咗香港人之外,仲有好多唔同嘅少數族群,佢地都係屬於呢個社區。我哋要好好認識屬於我哋嘅地方。

 

光仔問小詩:「我仲有其他地方想去,你會唔會得閒一齊去?」

 

小詩

「都已經2050年啦!還有人不說普通話!」

 

小詩聽到路過嘅女仔自言自語。

 

難得今日放假,小詩計劃好去中環嘅咖啡室睇吓書,飲吓咖啡,悠閒咁過一日。

 

經過中環街市,小詩見到有個廿歲尾嘅男人,留咗少少鬚,成熟得嚟又幾有型。男人一睇就知唔係本地人,拎住一本筆記簿同一部單反相機。佢企咗喺中環街市,想舉步嘅時候,又收返步。

 

喺中環不嬲有好多嘅遊客,大部分都係拖住喼喺唔同嘅藥妝舖頭前面碌嚟碌去。好少會好似眼前呢一個男士咁。好奇心嘅驅使下,就睇吓有冇嘢可以幫佢。

 

男人自我介紹叫光仔,香港出世,英國長大。爸爸媽媽喺佢出世之後冇耐,過咗去生活,一直都冇返過嚟。

 

小詩帶光仔走入中環街市,穿過行人天橋,到達扶手電梯起步點。

 

小詩指指天橋下面條街,同光仔講,「呢條街移家叫『人民中路』,25年前就改咗名啦,後生一輩都唔知佢原本個名。」

 

去到列拿士地臺,光仔雙眼發光,如獲至寶咁講:「呢啲故事我聽咗好多年,我父母一直都唔俾我嚟香港。佢哋因為後生嘅時候吸入太多中國造嘅催淚煙,搞到身體越嚟越差,一年之前相繼走咗。我喺佢哋嘅遺物入面,搵到呢本記事簿,上面嘅每一個關於香港嘅故事我由細聽佢哋講到大。佢哋成日都話香港好靚,好特別。佢哋真係好鍾意香港。我諗極都唔明點解佢哋要離開。」

 

小詩冇同光仔講,再過多幾個月,呢度都將會改名,政府覺得呢度太過有殖民色彩。

 

清真寺入口嘅兩個守衛盯實佢兩個,可能聽到光仔講佢哋唔認同嘅歷史。光仔應該太興奮見唔到。

 

2025年,政府要壓制宗教自由,所有天主教、新教、回教等嘅宗教場所全部都被掌控。所有教徒都要入愛國教會,唔願意、唔聽話嘅將教堂拆除。好彩嘅係清真寺係二級歷史文物,所以先可以保存。好多人都已經唔知蘇豪區有間清真寺,因為入面都已經唔係真正回教徒去嘅地方。

 

廟入面都係愛國教徒,小朋友讀嘅係修改過嘅可蘭經,佢哋亦都冇得再學阿拉伯文,只學中文。佢哋嘅文化唔知由幾時開始慢慢咁淡化,變變咁被消滅,就好似香港卅年前一樣。

 

臨同光仔分別之前,小詩向佢講:「我好耐都冇見過本地人對香港嘅故事咁熟悉,我哋生活喺呢一個城市,圍繞我哋嘅一條街一個建築物都有佢嘅故事。如果卅年前有多啲好似你父母嘅人記住呢啲故仔,香港或者唔會變成移家咁。你比我哋每一個更有資格做香港人。」佢講香港人特別細聲,好驚俾其他人聽到。

 

小詩送咗佢本書俾光仔。入面有一句小詩好鐘意。

 

「人與極權嘅抗爭,係記憶與遺忘嘅抗爭。」

話題

中國教育 中文 內地用語 出版 出版自由 報導 報道 大學生 大陸用語 廣州話 廣府話 廣東話 廣東話報道 廣東話文學 廣東話新聞 教育 新聞 普通話 浸大 浸大山神 浸大排名 浸大普通話 浸大校長 浸會大學 港語學 研究 粵語 粵語文學 編輯 蘋果日報 語文 語言保育 陳樂行 香港 香港人 香港人文化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生 香港政府 香港教育 香港新聞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普通話水平測試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語言
  • 首頁
  • 中文教學語言資料庫
    • 小學普查
    • 中學普查
    • 中小學普查
    • 大學普通話政策
    • 調查背景及方法
    • 注意事項
  • 港語文集
    • 普教中問題
    • 守護港語
    • 粵語研究
    • 語文教學
    • 環球語言新聞
    • 徵文比賽
      • 中西區廣東話徵文比賽 參賽作品目錄
  • 中文補習
  • 學港語
    • 香港中文實用文寫作教學
      • 宣傳文字
      • 評論
      • 專題介紹
      • 報告
      • 建議書
      • 新聞稿
      • 會議文書
      • 演講辭
      • 規章、指引、說明
      • 周記、日記
      • 書信
      • 便條
      • 通告、佈告、啟事
    • 廣東話歇後語大全
  • 港願樹精品
    • 手工蛋糕
    • 餐飲到會
    • 我嘅帳戶
    • 購物車
    • 埋單
    • 條款及細則
  • 支持我哋
    • 場地租用
    • 捐款支持
    • 成為義工
© 2022 港語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