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請支持港語學Youtube Channel,集氣突破1,000訂閱!
EMAIL
gongjyuhok@gmail.com
報料Whatsapp
+852 51868627
支持我哋
清單
  • 首頁
  • 中文教學語言資料庫
    • 小學普查
    • 中學普查
    • 中小學普查
    • 大學普通話政策
    • 調查背景及方法
    • 注意事項
  • 港語文集
    • 普教中問題
    • 守護港語
    • 粵語研究
    • 語文教學
    • 環球語言新聞
    • 徵文比賽
      • 中西區廣東話徵文比賽 參賽作品目錄
  • 中文補習
  • 學港語
    • 香港中文實用文寫作教學
      • 宣傳文字
      • 評論
      • 專題介紹
      • 報告
      • 建議書
      • 新聞稿
      • 會議文書
      • 演講辭
      • 規章、指引、說明
      • 周記、日記
      • 書信
      • 便條
      • 通告、佈告、啟事
    • 廣東話俗語/歇後語大全
    • 香港地道俗語
    • 香港DSE中文科十二篇範文筆記
      • 論仁、論孝、論君子 論語
      •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錄)
      • 勸學 荀子
      • 逍遙遊 莊子
      • 魚我所欲也章 孟子
  • 港願樹精品
    • 手工蛋糕
    • 餐飲到會
    • 我嘅帳戶
    • 購物車
    • 埋單
    • 條款及細則
  • 支持我哋
    • 場地租用
    • 捐款支持
    • 成為義工

六國論 蘇洵

六國論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于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

奇才;幷力西嚮,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註:以上僅就坊間所見資料,提供一個參考版本;教師亦可參考、使用其他版本。

分享: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請按讚:

喜歡 正在載入...

話題

cantonese HKBU 中國教育 中國語文 中國語文教育 中學中文 中學中文科 中文 中文教育 中文科 大學 小學中文 小學中文科 廣州話 廣府話 廣東話 教育 普教中 普通話 普通話教中文 普通話教中文科 浸大 浸大山神 浸大排名 浸大普通話 浸大校長 浸會大學 港語學 研究 粵教中 粵語 語文 語言保育 陳樂行 香港 香港中文 香港人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生 香港政府 香港教育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普通話水平測試 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語言
  • 首頁
© 2022 港語學 版權所有
%d